田间诗歌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田间的诗歌,曾激起亿万国人保家卫国的斗志和建设新社会的豪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熊辉的《田间诗歌创作研究》无疑是对抗战诗歌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明确指认,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价值。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田间的诗歌,曾激起亿万国人保家卫国的斗志和建设新社会的豪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熊辉的《田间诗歌创作研究》无疑是对抗战诗歌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明确指认,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价值。
1948年11月21日清晨,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收到一份紧急战报。战报里写着:黄百韬兵团152师某阵地,两营士兵一夜未归,战壕内留有未开封的高粱饼、完整的步枪,还有37张写着回家种地的字条,无交火痕迹。
老战士红着眼眶堵在门口,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报纸,上面印着重庆街头的悬赏令——25万大洋,要毛主席的人头。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硝烟散去,中国却站在了内战的悬崖边缘。美、苏、英三国不赞成中国内战,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是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领导筹建该台的是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承担具体建台任务的是中央军委三局九分队。隶属新华通讯社,稿件由新华社口播科编辑。1943年春,因电子管损坏而暂停播音,1945年3月中旬恢复。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中旬撤出延安迁至
1945年8月29日,国共双方在重庆就中国命运大事开始坐下来谈判。毛泽东主席也到了重庆,他还发表了一篇写于1936年2月,名为《沁园春·雪》的词一首,把蒋公介石先生气得够呛。
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诞生于1940年12月30日,至今已有85年历史。人民广播的诞生和最初的发展,是与新华社分不开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新华社除了用文字播发新闻外,还创办了口语广播,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了人民广播第一声。而我党在华北、西北、华东等解放区创办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抱着对争取国内和平的真诚愿望,派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其后,周恩来又率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双方达成了停止国内军事冲突
1946年7月的一场急雨落在淮河两岸,蒸腾的水汽裹着泥土味扑面而来。就在这片混杂着湿热与硝烟的空气里,皮定均率领的中原突围部队终于看见津浦铁路那一道灰黑色的身影。打通它,才意味着抵达苏皖解放区;跨不过去,便可能功败垂成。
戏曲婉转间,道尽人间百态;国粹之美,无与伦比。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京剧爱好者。她叫褚志红,今年75岁,幼年时跟着母亲在剧团生活,成年后因京剧“一唱成名”。工作期间,她把京剧当成精神食粮,退休后全身心投入京剧中,把自己历练成“专家”。我们一起来听她讲讲自己与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随着欧洲战场的胜利,对日作战进入最后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武装力量在中国解放区战场对日伪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势,准备夺取最后的胜利。在延安的清凉山上,与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肩战斗在一起的
你知道吗?当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在日记里评价毛主席,说“其人绝无成事之可能,也不足以妨碍我统一之事业”,那语气,自信得不行,好像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可最后呢,结果我们都清楚。这就奇怪了,老蒋为啥当时会这么想?重庆谈判背后到底有啥故事?
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而饱经战火摧残的中国人民,实在不想再打仗了。全国上下期盼和平的心理,被蒋介石巧妙的抓住,改造成了进攻共产党的武器。
重庆谈判桌上,国民党代表们为何能咄咄逼人?即使强如中共“一、二把手”的毛泽东、周恩来,也不得不一退再退:从原来要求48个师的编制,直接让步到要求给24个师的编制,正规部队编制直接缩减一半;让出江南国民党心脏地带的7个根据地,再加上海南的抗日根据地,部队全部开赴
电视剧《生万物》以高收视率、高争议率、高评论率终于播完了,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赞成者认为该剧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现实,并说旧社会的地主应该都是勤劳善良仁慈的。反对者则认为该剧是地地道道的历史虚无主义,剧情以偏概全,用少数开明地主的伪善伪仁
9月5日上午,副市长薛志杰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带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深入中站区、解放区,对散煤污染源头治理工作进行突击暗访和实地督导。
在中国共产党财经工作史上,新中国成立前后完成的货币统一实践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军队转移地区的便利”“财政统一道路的开拓”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共这一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货币统一实践,目前学界偏向静态和区域性的研究成果较多,对
一九四五年八月,盛夏的延安骄阳似火,枣园里的枣树缀满了青绿色的果实,叶片被晒得微微卷曲,空气里却弥漫着不同以往的躁动——前几天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消息传来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编辑们还在反复核对消息来源,直到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猛攻的战报通
“换药”,又称“交换绷带”,是战伤救治中最为基础且常用的技术之一,涵盖观察伤口、清理异物、更换敷料等操作,旨在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1]现代医学认为,伤口的愈合是机体组织自行修复的过程,无需通过换药过多介入。然而,土地革命时期与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军队奉行“